作者:宜阳县人民检察院 发布时间:2018-06-29 浏览次数:2764 次
夏日童趣
任燕飞
伴着蛙的鸣叫、蝉的欢唱,夏天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。古诗云:“七月流火”形容夏天烈日炎炎,酷暑难耐,其实夏日也有它的诸多可爱之处,儿时的我便非常喜欢夏天,因为夏天有个让人回味不已的暑假。
小时候,一到夏天,便象巴望过年一样,盼望着那梦魂牵绕、情趣无限的暑假的来到。到了暑假我们宛如鸟儿飞在高空,鱼儿游在水中,自由自在。没有课堂上无奈的聆听,也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,更没有教师的训斥和家长的责骂,有的只是我们重新融入自然怀抱的无拘无束、无忧无愁。农家是不会有闲人的,放牛便成了农家孩子暑假的唯一内容,但我们却能将这单调乏味的放牛活儿,演绎得淋漓尽致,有声有色。早晨,迎着爽人的晨风,伴着牛铃缓慢的“叮呤”,小伙伴们将牛赶至山坳中,寻一块水美草肥之地,将牛放开,牛儿开始悠闲地吃草,我们便在如茵的草地上玩“打仗”游戏,结局自然是“解放军”胜利,“国民党”失败。困了、累了就地躺下歇息,身上有劲了再变着花样继续玩。那时候,水果还是稀罕之物,牛儿在山坡上吃草,我们便以各种野果解馋。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种叫“牛梨”的野果,它状如山查,颜色微黄泛红,味道却差多了,吃起来很涩,但当时却是我们的奇珍异果,路边的早叫人摘走了,好的多生长在人们很少走到的地方,越是在险峻的峭壁上,牛犁越好,记得有一次,有一个叫“南天门”的坡上,斜斜背着一条一尺多宽的小路,路下便是深不见底的沟崖,人在路上走,只敢看路,不敢看脚,我和同伴居然攀着路下三、四尺远的枝条,将身体挂在牛犁树上,摘到了又大又红、煞是喜人的两裤管牛犁,喜滋滋捎回家中,现在回想起来很是害怕,但当时却很得意,这也就是“无限风光在险峰”的体会吧。
放牛的孩子是不带干粮的,时至中午,个个饥肠漉漉。怎么办呢?便趁中午看瓜人庸懒之时,去"吃"西瓜,其实就是去偷瓜,我们一般选择毗邻玉米地的西瓜地,因为这好隐蔽,容易得手,个个猫头躬腰,鬼鬼崇崇,鱼贯而入玉米地,前头的头顶草帽,身披树枝,象侦察兵般爬进瓜地,专捡熟透的大西瓜一个接一个往玉米地滚,然后伙伴们围坐一起,用镰刀破了,饱餐一顿,这是我们屡试不爽的战术。但遇到警觉的看瓜人,也有失手的时候,这时我们便会声东击西,挑两个能说会道的,找到看瓜人"叔长叔短"的扯,其它的则趁其不备,抱着西瓜就走。吃饱了乏困,几个人就摸到地头,猴子般的爬上柿树,各自在柔软的枝头,选一个丫杈,或坐或倚或躺,在凉爽的树荫里,在轻轻的摇曳中,我们便像一群归林的小鸟,有话没话的哼着,渐渐地搭上了困乏的双眼……。睁眼已是日落西山,该回家了,我们便跑上山去,寻到牛儿,没精打采的跟在牛的后边,慢吞吞地溶入落日的余辉中。到了村头的寨壕,我们便又精神了许多,脱光了衣服,和牛儿一同入水。牛在饮水,我们则在水中游戏,扎猛子,牛儿饮饱长吟一声,踩着方步自已回家,我们则可以在水中尽情的嬉戏。不知不觉,一天劳累已荡然而去……
第二天,我们便继续昨天的故事,但花样却不断翻新,绝不简单重复。现在回想起来,儿时的夏天,尤其是暑假,是多么的清爽,多么的惬意呀!
版权所有:宜阳县人民检察院 豫ICP备2022003923号-1 联网备案号: 技术支持:青峰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