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宜阳县人民检察院 发布时间:2020-07-13 浏览次数:2615 次
根据市委政法委部署要求,宜阳县人民检察院结合自身条件和检察工作特点,建立两个中心,打造四大平台,开展双向服务,健全三个机制,形成“二四二三”工作法,建成了集检察监督、办事服务、社会治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“枫桥式”检察服务中心,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检察产品。
一是高标准建立群众来访接待中心。设置集受理群众控告、申诉、申请国家赔偿和国家司法救助、收集反馈人民群众意见建议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板块为一体的群众来访接待中心。实行首办责任制、12309热线接听制度、一站式服务、“一单式”工作法和辖内案件接谈笔录制度、检察长接待制度,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。安排专人值班,确保12309热线24小时畅通。开辟残疾人绿色通道,开设检务公开宣传栏、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指南,配备了应急药箱、针线盒等便民设施,为人民群众提供温馨周到服务。 二是规范化建立案件管理中心。设立物证管理、案件受理、律师阅卷、电子卷宗制作、案件信息公开等独立办公区域,配备高速扫描仪、高清摄像仪、触摸屏一体机、防盗保险柜等设备。设置律师通道、律师阅卷区、休息等候区等律师专用区域,提供纸质阅卷、电脑阅卷、免费刻录光盘等多种阅卷方式,提高服务质量,保障律师执业权利。提供接待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、案件信息公开服务、案件受理等服务。 一是建设群众来信办理平台,着力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全市检察机关率先成立了群众来信办理中心,设立专人办理,实行挂图作战。网上信访信息系统2.0上线使用,所有信访事项逐一扫描录入系统,一信一码,全程留痕,信访案件流转和办案效率大大提高。把“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”作为“一把手工程”,坚持“办信就是办案,办信更是办民生”理念。形成了检察长阅批来信制度,7日内回复、3个月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。 二是建设公开听证平台,用“看得见”的方式体现执法为民。将公开听证作为常态化办案机制,坚持“能听证、尽听证”原则,不断提升公开听证比例。对首次接受的群众来访,申诉人对检察机关处理意见有异议的,及时举行公开听证会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发表意见,全程参与并监督。通过公开听证会,还原事实真相,精准释法说理,助力化解矛盾,提升检察公信力。 三是建设矛盾化解平台,着力推动案结事了。建成矛盾化解工作室,邀请律师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疑难复杂案件处理,增强工作透明度,助推案件矛盾化解。对排查出的信访隐患,实行逐人逐案登记,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,严格落实化解措施和化解责任。充分发挥律师化解作用,提高参与化解比例。 四是建设司法救助平台,传递政法温度。对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,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,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实施及时有效的司法救助。司法救助平台具备宣传司法救助政策、法律法规,受理、审批司法救助申请、进展情况和救助金发放情况查询等功能。通过司法救助体现了司法公正和人文关怀,聚焦救助贫困户、军人军属、未成年人、残疾人等四类特殊人群。加大对“因案致贫、因案返贫”被害人的救助力度,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一是高标准建立群众来访接待中心。设置集受理群众控告、申诉、申请国家赔偿和国家司法救助、收集反馈人民群众意见建议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板块为一体的群众来访接待中心。实行首办责任制、12309热线接听制度、一站式服务、“一单式”工作法和辖内案件接谈笔录制度、检察长接待制度,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。安排专人值班,确保12309热线24小时畅通。开辟残疾人绿色通道,开设检务公开宣传栏、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指南,配备了应急药箱、针线盒等便民设施,为人民群众提供温馨周到服务。
二是规范化建立案件管理中心。设立物证管理、案件受理、律师阅卷、电子卷宗制作、案件信息公开等独立办公区域,配备高速扫描仪、高清摄像仪、触摸屏一体机、防盗保险柜等设备。设置律师通道、律师阅卷区、休息等候区等律师专用区域,提供纸质阅卷、电脑阅卷、免费刻录光盘等多种阅卷方式,提高服务质量,保障律师执业权利。提供接待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、案件信息公开服务、案件受理等服务。
一是建设群众来信办理平台,着力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全市检察机关率先成立了群众来信办理中心,设立专人办理,实行挂图作战。网上信访信息系统2.0上线使用,所有信访事项逐一扫描录入系统,一信一码,全程留痕,信访案件流转和办案效率大大提高。把“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”作为“一把手工程”,坚持“办信就是办案,办信更是办民生”理念。形成了检察长阅批来信制度,7日内回复、3个月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。
二是建设公开听证平台,用“看得见”的方式体现执法为民。将公开听证作为常态化办案机制,坚持“能听证、尽听证”原则,不断提升公开听证比例。对首次接受的群众来访,申诉人对检察机关处理意见有异议的,及时举行公开听证会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发表意见,全程参与并监督。通过公开听证会,还原事实真相,精准释法说理,助力化解矛盾,提升检察公信力。
三是建设矛盾化解平台,着力推动案结事了。建成矛盾化解工作室,邀请律师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疑难复杂案件处理,增强工作透明度,助推案件矛盾化解。对排查出的信访隐患,实行逐人逐案登记,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,严格落实化解措施和化解责任。充分发挥律师化解作用,提高参与化解比例。
四是建设司法救助平台,传递政法温度。对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,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,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实施及时有效的司法救助。司法救助平台具备宣传司法救助政策、法律法规,受理、审批司法救助申请、进展情况和救助金发放情况查询等功能。通过司法救助体现了司法公正和人文关怀,聚焦救助贫困户、军人军属、未成年人、残疾人等四类特殊人群。加大对“因案致贫、因案返贫”被害人的救助力度,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对外服务群众,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。宜阳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省级文明接待室的服务水平,认真听取来访群众诉求,安排专人做好接收、登记、受理、录入、分流及回复答复,并从案件事实、程序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释理说法,打造亲民检察接待窗口。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,巩固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,聚焦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,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,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。近三年来保持了赴省、进京涉检“零上访”。 对内服务办案,让一线检察官有更多归属感。坚持每月对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和通报制度,有力推动办案质效,服务一线干警办案。严把案件进出口关,明确受理标准,对不符合受理标准的,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和需要补充的事项,要求办案单位及时补正,坚决杜绝“带病”案件流入。安排办案经验丰富的干警,对每一起案件的案卡填录、期限预警、法律文书、办案节点变更等开展流程监控,定期通报结果,以监督检查倒逼规范司法,提高检察官办案质量。依托群众来访接待中心,对转办辖内案件,加强信访预判,做好信访预警,和办案部门互动配合,共同完成处置防范化解工作,助推案结事了。
对外服务群众,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。宜阳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省级文明接待室的服务水平,认真听取来访群众诉求,安排专人做好接收、登记、受理、录入、分流及回复答复,并从案件事实、程序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释理说法,打造亲民检察接待窗口。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,巩固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,聚焦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,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,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。近三年来保持了赴省、进京涉检“零上访”。
对内服务办案,让一线检察官有更多归属感。坚持每月对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和通报制度,有力推动办案质效,服务一线干警办案。严把案件进出口关,明确受理标准,对不符合受理标准的,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和需要补充的事项,要求办案单位及时补正,坚决杜绝“带病”案件流入。安排办案经验丰富的干警,对每一起案件的案卡填录、期限预警、法律文书、办案节点变更等开展流程监控,定期通报结果,以监督检查倒逼规范司法,提高检察官办案质量。依托群众来访接待中心,对转办辖内案件,加强信访预判,做好信访预警,和办案部门互动配合,共同完成处置防范化解工作,助推案结事了。
一是强化组织领导。召开党组会议,专题研究“枫桥式”检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,成立由党组书记、检察长卢致远为组长的领导小组,负责“枫桥经验”检察服务中心创建的整体部署和落实。积极和市检察院对接,主动作为,成功申请为全市六个基层检察院创建单位之一。全市检察机关“枫桥式”检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工作推进会在宜阳县人民检察院召开。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。结合工作实际,研究出台《宜阳县人民检察院创建“枫桥式”检察服务中心活动方案》,明确“枫桥式”检察服务中心创建的指导思想、目标,细化措施,压实职责。严格按照时间节点、分阶段抓好各项工作任务。注重总结提炼活动中好做法、好经验,创新运用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发挥检察职能,提升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。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。深化“科技强检”战略,积极打造“智慧检务”。依托移动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对检察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,加速信息技术和检察工作深度融合。设置电子显示屏,实时播放工作动态、检察职能、案件公开和法律法规等内容。配备同步双屏显示器、智能语音输入系统,做到当事人、检察官录入内容,双屏同步显示,语音和文字自动转换,实现智慧办案。
一是强化组织领导。召开党组会议,专题研究“枫桥式”检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,成立由党组书记、检察长卢致远为组长的领导小组,负责“枫桥经验”检察服务中心创建的整体部署和落实。积极和市检察院对接,主动作为,成功申请为全市六个基层检察院创建单位之一。全市检察机关“枫桥式”检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工作推进会在宜阳县人民检察院召开。
二是强化制度建设。结合工作实际,研究出台《宜阳县人民检察院创建“枫桥式”检察服务中心活动方案》,明确“枫桥式”检察服务中心创建的指导思想、目标,细化措施,压实职责。严格按照时间节点、分阶段抓好各项工作任务。注重总结提炼活动中好做法、好经验,创新运用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发挥检察职能,提升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。
三是强化科技支撑。深化“科技强检”战略,积极打造“智慧检务”。依托移动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对检察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,加速信息技术和检察工作深度融合。设置电子显示屏,实时播放工作动态、检察职能、案件公开和法律法规等内容。配备同步双屏显示器、智能语音输入系统,做到当事人、检察官录入内容,双屏同步显示,语音和文字自动转换,实现智慧办案。
据宜阳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卢致远介绍,下一步,该院将继续拓宽服务渠道,深化改革创新,持续完善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。一是向科技借力。提升建设、应用和管理水平,进一步促进案件查询、数据管理、控告申诉等服务职能信息化建设,推动检察服务中心智能化发展。二是向矛盾纠纷发力。创新工作方法,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,有效化解矛盾纠纷,真正做到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,矛盾不上交”,实现“枫桥经验”本地化、特色化。三是为社会稳定助力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持续加强和改进检察服务中心,着力维护社会稳定,在建设平安宜阳、法治宜阳中体现检察担当,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,助力社会治理法治化、现代化。四是为检察办案献力。持续做深做实做细“双向服务”,健全信访线索分流机制,妥善化解涉检环节信访矛盾纠纷。完善案件预警,强化流程监控,切实提高办案质量,提升司法规范化水平。
版权所有:宜阳县人民检察院 豫ICP备2022003923号-1 联网备案号: 技术支持:青峰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