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宜阳县人民检察院 发布时间:2019-01-17 浏览次数:2643 次
秋之忆
任燕飞
“啪”,一枚熟透的果子跌落脚下,“涮涮”,片片发黄的落叶随风起舞,扬起脸,风清天高,带着丝丝爽人的凉意,伴意绵绵缠缠的细雨,秋天又来到了我们身边。
秋天,挥去了夏的躁热,迎来了秋的凉爽。在连绵的秋雨中,在袭人的秋风里,放眼望去,万木萧疏,生命早已没有了夏日的热烈和奋发,显得无力和无奈,使人不免产生几分伤感,发出“逝者如斯”“人生几何”的悲秋之慨,但秋天是成熟,秋天是收获,它显得厚重而又深沉。
迎着爽人的秋风,想起了漫漫的求学之路。年幼的我,经过十年寒窗苦读,趟过如战场似的考场,背起行囊,远离家乡求学。上学那天,秋风习习,秋雨霏霏,从未离家的我没有了刚被学校录取时的欣喜,第一次体会到了独自远行的苦楚。到了学校,见到簇簇翠竹下绕行的小径,潺潺的小河环绕着幽静的校园,弯弯的小桥横卧其上,而这一切又笼罩在如雾的秋雨中,使我徒然又添了几分伤感和彷徨。我无心欣赏这眼前的景致,手忙脚乱地办着各种手续,从此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。三年中,同龄人相聚在一起,共同编织着美好的梦想,虽有各种痛苦,但更多的则是欢乐。没有家长的管教,没有教师的督促,我们如重归山林的小鸟自由而又酣畅,我们曾为一个无聊的问题,争论不休,也曾在熄灯后肆意地谈论女生,也曾对热恋中的同学冷嘲热讽,其实心中羡慕不已,也曾用劣质酒麻醉自己,排遣心中浅薄的烦恼……三年中,尽管不乏青年人的浮躁,但我心永恒,离家就是为了求学,以寒窗孤灯为伴,以书藉知识为友,操场边、竹林中、小桥下,处处留下自己苦读的影子,没在辜贡那黄金般的韶华,不知不觉迎来送走三个成熟的秋天,结束了我那粉红色的学生时代。
迎着爽人的秋风,想起了初为人师的那段光阴。我走出校门又进校门,告别了课桌,走上了讲台,由一个求知的学生,变为授业、传道、解惑的人师。曾在艰苦环境中辛勤求学的我,望着同学们渴求知识的双眼,望着老校长殷切的期盼,便抱定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,用丰富的知识,拨动着孩子们心灵之弦,用燃烧的品格映照着孩子们透明的心田。教室中、操场上、同学家,处处洒下了自己辛勤的汗滴。春天的早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陶醉;夏日的午后,在考前辅导中挥汗如雨;秋雨连绵中,为迷途的同学指点航向;深冬寒夜中,为钻研的同学送去明烛和温暖。同样是在这收获的季节,看到一批批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走向高一级学校,我心坦然。
迎着爽人的秋风,想起了已进入而立之年的我。秋是成熟的季节,可对于人来说,而立之年不也正是成熟之年吗?不也正是人生的秋吗?终日忙碌的我们摹然回首,却发现弹指一挥间,不知不觉已步入可怕的中年,不免发出“人生苦短”的感慨,面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负,不免产生“人过三十不学艺”的庸懒超脱之欲,但是真要超脱时,却“拿是拿得起,放却放不下”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,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,停滞就意味着倒退,满足就意味着淘汰,所以中年人啊特别是新时代的执法者,只有做到与时俱进,才能永立时代潮头,这不正像秋天中永不歇息的农人吗?收获着成熟,同时又不辍耕作,这耕作不正是来年更大的成熟吗?
版权所有:宜阳县人民检察院 豫ICP备2022003923号-1 联网备案号: 技术支持:青峰网络